榆林体育运动学校

2025招生简章

学校性质: 公办
开办形式: 全日制
评估类型: 其他
隶属单位: 榆林市教育局
学校举办者: 省级教育部门
举办者名称: 榆林市教育局、体育局
学校地址: 榆林市科创新城怀远四路东1号
联系电话: 15529932227

学校概况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是1987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榆林地区青少年业余体校(1974年成立)基础上成立的一所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012年加挂“榆林市奥林匹克九年制学校”牌子,属义务教育体育学校。2022年9月迁入新校区,新校区位于榆林市科创新城总占地面积140.5 亩总建筑面积7.9万平米在校运动员580人,开设田径、国际式摔跤、举重、赛艇、皮划艇、射击、跆拳道、射箭、柔道、拳击、篮球、越野滑雪乒乓球、省队市办速度滑冰14个大项计划将扩大招生规模增设“三大球”和冬季项目,形成小学、初中、中专闭合性一条龙办学模式。坚持落实“两条腿走路”,左腿右腿都动起来:训练成绩再创佳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确立“以训练为中心,以教学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管理为杠杆,以服务为保障”的办学宗旨,以和雅体育文化为引领,以学校“十四五”规划、省运会周期规划为依据,以“以女子项目为引领,驱动精品人才培养”为指导,以“强化科学选材、实施基地建设长效机制”为抓手,积极践行“高效训练”与“高效教学”理念,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半军事化的学生管理,不断巩固国高基地建设,系统推进体教融合工作,戮力同心,奋力追赶超越,各项工作跨越了新高度,办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学校向国家和省上输送优秀运动员1600多人,人均输送率位居全省第一,其中路花丽、杨翠萍、景瑞雪、朱艳梅高妮、华凌军、方耀庆、惠子程、阿迪里江·苏里坦9人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先后获得奥运会银牌1枚、铜牌1枚和1个第四名,世界杯、世锦赛金牌22枚,亚运会、亚锦赛金牌19枚,全运会金牌9枚,二青会金牌5枚,全国锦标赛及冠军赛金牌65枚,为国家和三秦父老争得了荣誉。

2005年起,连续个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年8月学校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被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组委会评为“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被中共榆林市委 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榆林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3年被中共榆林市委 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备战参赛工作集体二等功”荣誉称号

2021年十四届全运会中,我校共有50人参加比赛,现已获5金32铜2022年省十七运会,学校以221.5枚金牌、173.5枚银牌、168.5枚铜牌、12个团体第一名、21个体育道德风尚奖、总计9011.75分的成绩取得省运会金牌总数、团体总分和奖牌总数三项第二,学校作为主力队伍奠定榆林市竞技体育在全省竞技体育的第一方阵地位,展现我校教练员、运动员昂扬向上、争创一流的良好精神风貌

学校积极与教育部门协调,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普通中小学衔接同步,坚持“高效教学”,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单招升学率逐年上升,学校先后有200多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等高校,其中2019年我校射击运动员侯思琪被上海复旦大学录取。2021年参加高考、体育单招、高职单招考试,共录取38人;2022年参加高考、体育单招、高职单招考试,共录取43人,其中5人被985、211院校录取;2023年参加高考、体育单招、高职单招考试,共录取26人;2024年参加高考、体育单招、高职单招考试,共录取27人。


办学成效

我校为国家、省运动队输送路花丽、马润梅、杨翠萍、景瑞雪、马丽等1000多名优秀运动员,其中朱艳梅、景瑞雪等8人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成绩斐然,为国家和三秦父老争得了荣誉,被誉为“冠军的摇篮”。

学校办学成果显著,从2005年起,连续四个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年8月学校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被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组委会评为“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被中共榆林市委 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榆林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3年被中共榆林市委 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备战参赛工作集体二等功”荣誉称号。

办学条件

学校设置标准核心指标 学校实际指标值 学校设置标准核心指标 学校实际指标值
生均计算机数量(台) 1.75 校园总用地面积(m²) 93969.25
生均仪器设备价值(元) 30344.54 聘请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数(%) 30
报刊杂志种类(种) 83 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数(%) 28
藏书量-印刷图书生均数(册) 79.32 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数(%) 48
体育用地-环型跑道田径场(m) 400 师生比 5.03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m²) 209.32 专任教师(人) 71
校舍建筑面积(m²) 74728.52 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人) 357
生均用地面积(m²) 263.22

招生计划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学制 学习形式 招生计划(人) 培养方式 联办学校 联办专业 收费标准
1 运动训练 770303 三年制 全日制 150 非分段培养 3300

办学特色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是1987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榆林地区青少年业余体校(1974年成立)基础上成立的一所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012年加挂“榆林市奥林匹克九年制学校”牌子,属义务教育体育学校。中专开设运动训练1个专业,包括田径、国际式摔跤、举重、赛艇、皮划艇、射击、跆拳道、射箭、柔道、中国跤、拳击、男子篮球、越野滑雪等18个体育项目。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2023年我校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116人,就业人数为89人,直接就业人数为8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8%。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27人。

、就业现状

整体就业态势: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扩张以及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大力扶持,校学生的整体就业率呈上升趋势。

主要就业领域:体育教育领域是校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双减”政策的落地,使得中小学体育课时增加,体育教师岗位需求大幅增长。如靖边县出台相关政策招聘符合条件的中专毕业生。健身与运动康复行业也是热门去向,全民健身热潮促使健身房、康复中心数量增多,对专业体能教练、运动康复师的需求激增,我校学生凭借专业技能在这些岗位上具有一定优势。优秀生能够进入专业运动队成为职业运动员,或者通过考取裁判资格证,参与各类体育赛事的裁判工作。

、就业优势

(一)专业技能优势

校学生经过系统且长期的体育训练,在各类体育项目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积累深厚,能够熟练掌握专项运动技术,例如在田径、球类、武术等项目上具备出色的竞技能力。这种专业技能使他们在体育教学、训练指导、赛事组织等工作中能够迅速上手,精准地满足岗位的专业要求,相比非体育专业人员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校学生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师,在教学、赛事组织方面都具有相当优势。

二)身体素质优势

长期的体育锻炼塑造了体校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们具备较强的体力、耐力和敏捷性。这使得他们能够适应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在一些需要体力和耐力的岗位上,如健身教练、体育赛事执行人员等,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三)团队协作与坚韧精神

体校的训练和比赛模式注重团队协作,学生们在长期的集体训练和赛事参与中,培养了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懂得如何与队友沟通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以实现共同目标。同时,面对训练的艰苦和比赛的压力,他们形成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这些软实力在职场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在工作中与同事高效配合,应对各种工作挑战

、就业挑战

(一)学历限制

校学生学历层次为中专,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尤其是在教育、大型体育企业等对学历要求较高的领域,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求职者竞争时处于明显劣势。许多优质岗位,如公办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岗位,通常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使得体校学生难以跨越这些岗位的招聘门槛,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就业选择范围

()就业竞争激烈

体育专业人才的供给不断增加,就业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以热门体育项目教练岗位为例,不仅有体校毕业生参与竞争,还有其他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培养的人员加入竞争行列,导致竞争异常激烈。此外,一些非体育专业的求职者凭借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对体育行业的兴趣,也在抢占部分体育相关岗位,进一步加剧了体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

自我反思与就业建议

(一)提升学历

鼓励体校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历层次。例如,积极参加体育单招、对口升学考试,升入大专院校继续深造;对于有能力和条件的学生,可进一步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甚至可以在本科毕业后选择考研,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拓展技能与知识

体校学生在专注体育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注重拓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习运动康复知识,为从事运动康复师工作做准备;掌握体育管理知识,提升在体育赛事组织、体育场馆运营等方面的能力;了解体育营销知识,以便在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品牌推广等领域发挥优势;此外,还应学习新媒体运营技能,为从事体育自媒体、体育赛事线上推广等工作创造条件

()加强职业规划与指导

校应将职业规划课程纳入教学体系,邀请体育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等开展讲座和培训,为学生提供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路径等信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市场需求,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制定合理的学习和实践计划

()增加实践经验:

校应加强与体育企业、中小学、体育培训机构等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和兼职机会。通过参与体育赛事组织、健身俱乐部实习、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职场人脉,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校园风采

教学环境

国家国家助学政策

助学金管理办法

 

一、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中职生助学金发放工作,根据学校有关助学金发放程序准确无误地完成此项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范围为中专学校所有全日制注册学生。

三、助学金管理工作责任人为学校领导、学生科科长、学生科助学金管理干事、班主任。

四、助学金管理工作程序

1. 新生入学时,班主任收到《新生入学报到卡》后,按要求认真填写学校规定的标准《学生花名册》(电子版),同时,收集保存学生身份证复印件(1份)、户口本复印件(户主及本人1份);

2. 班主任将填好的《花名册》(电子版),在学校规定时间内送交学生科助学金管理干事处存档;

3. 学生科助学金管理干事收到班主任送交的《花名册》后,进行全面汇总打印;

4. 学生科科长逐一审核签字后上报学校领导审批签字,同时,将电子版表格及纸制各类表格报送市中职资助中心,纸制各类表格留在学校保存;

5. 助学金发放时,学生凭助学金发放卡,到指定银行领取;

6. 学生中途退学或被开除时,班主任应及时报学生科取消资格;

7. 学生需补报助学金,应及时报学生科办理补办事宜;

 

五、助学金监督管理规定

1. 上报助学金申报表时,不得漏报、多报,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按学校责任事故处理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2. 班主任不得无故扣留学生助学金发放卡;

3. 学生因不遵守校规,多次违反纪律者,按《学生违纪、违规扣分及处理办法》规定,停发助学金半年(助学金不予上报,期间学费自理)。

入学须知

报到须知

一、新生报到时凭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本、2023年普通初中学校招生考生档案、团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等办理入学手续。

二、新生按录取通知书规定日期来校报到,请勿提前来校。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 取消入学资格。

三、新生应在X月XX日前缴清食宿费、教材费等相关费用。其中,根据学校管理要求,由学校按有关规定配发;床上物品(包括棉被、被套、床垫、床单、凉席、枕芯、枕套、枕席等)。自备生活用品(包括脸盆、水杯、牙杯、毛巾、书包、旅行箱、双肩包、雨伞等)和训练用品(包括运动短袖、校服、训练鞋等)。

四、报到时要求仪表端庄,男生理平头、女生理短发,不得文身、染彩发、戴首饰。

五、报到地址:科创新城怀远四路东1号。

招生联系人及电话

招生联系电话:15529932227(窦老师)微信号:59214382

                                 18091279660(吴老师)              y18091279660

学校地址

陕西省榆林市科创新城怀远四路东1号